太平風暴
碧海大戰
珊瑚海之戰
1942年5月,美國海軍在珊瑚海與日軍激戰,5月10日,日本艦隊撤離作戰海域,珊瑚海之戰結束。隨之而來的是兩國大肆宣揚自己戰果。
日本報章向國民宣佈:「大日本海軍在珊瑚海取得赫赫戰果!」
美國則宣稱:「擊沉敵艦17 至22艘,敵艦隊逃竄,盟軍艦隊正在追擊。」
其實,雙方都誇大了戰果。日軍的實際損失是:祥鳳號輕型航空母艦、菊月號驅逐艦和3艘登陸駁船被擊沉,翔鶴航空母艦被重創,約77架飛機被擊毀,1047人傷亡。
美國的損失是: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被擊沉,約克城號受創,1艘油船、1艘驅逐艦被擊沉,66架飛機被擊毀,543人傷亡。
日本在戰術上略佔上風,但美國在戰略上佔了上風,因為珊瑚海之戰使日本的侵略鋒芒第一次受挫。
AF之謎
1942年4月,日本聯合艦隊的電報異當頻密,引起約瑟夫 · 羅徹福特少校 — 1位精明的情報專家 — 注意。這些情報中,經常出現「AF」,使他預惑到只有揭開「AF」的意思,便能摸清日軍的下一個進攻目標。5月4日,羅徹福特發現自己把戰列艦和潛艇的呼號搞錯了,從這天破譯的日軍密電中,他們知道珊瑚海並不是日軍的主攻方向。他們忽然記起3月時,日本水上飛機偵察珍珠港失敗後曾在一份電報中提及「AF」,電文說 : 命令水上飛機到「AF」附近的珊瑚小島由潛艇補充燃料。他們查清這個珊瑚小島是中途島和夏威夷之間的弗倫奇 — 弗里格特環礁。5月10日,羅徹福特收到一份日本聯合艦隊發給各部隊的一份作戰計畫電報,其中多次提及「AF」。羅徹福特想出了一條妙計,讓日本人替自已查證「AF」之謎。
潛艇電報系統向中途島守軍發出指示,要守軍指揮官用明文電報發出一份說島上的水蒸餾塔受損的電文。為使這場戲更逼真,第14海區司令布洛克海軍少將立即回電說有一艘供水船駛往中途島。不出24小時,威克島上的日本電台報告「AF」顯然缺水,然後發出命令:進攻部隊要帶多些水。「AF」正是中途島!
5月24日,尼米茲召開太平洋艦隊作戰會議,羅徹福特用十分肯定的口吻告訴與會者:「阿留申的港口將於6月3日遇襲,6月4日,日本聯合艦隊將進攻中途島。進攻中途島,這才是日本下一步作戰的主要目標。他們將在西北方來臨,方位325度,他們在離中途島175英里的地方被我們發現,時間是中途島時間6時。」
這份情報準確得令人難以相信。
中途島位於亞洲和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正中,是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尼米玆決心不惜一切,誓要與日本聯合艦隊在中途島一決雌雄,但冷靜的尼米玆十分清楚自己的處境不妙,日本海軍之強大,美國海軍並不是其對手。日本有10艘航空母艦,尼米茲手上只有4艘,列克星敦號、約克城號、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列克星敦號己在珊瑚海之戰中沉沒,約克城號被重創在,1942年5月27日到達夏威夷,預計要3個月才能完全復修。戰列艦和巡洋艦方面,美國都無法與日本匹敵。當尼米茲得知約克城號需要3個月才能復修完畢時,他以武斷的語氣命令:「想盡一切辦法,一定要在3天內完成!」三天後,尼米茲得悉約克城號已完成修復,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原先要三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竟在三天內完成!尼米茲衷心感謝維修人員後,約克城號立即出發。
最後,日本的3艘航空母艦(飛龍號、加賀號、蒼龍號)、1艘重巡洋艦(三隈號)、234架飛機和2200名水兵陪同南雲中一的旗艦赤城號航空母艦葬身海底。美軍在這場海戰中大獲全勝。
美軍把一名受傷的同胞送上另一艘船艦
兩棲登陸戰
瓜達爾卡納爾
公元1567年,一位年輕的西班牙人發現了一個長150公里,寬40公里的小島,從此,這個小島有了一個又長又煩的西班牙名字 — 瓜達爾卡納爾島(Guadalcanal, 下稱瓜島)。島上地勢高峻,溪流湍急,氣侯嚴熱,在熱帶叢林中,蛇、蝎、蚊到處出沒。
由於美軍發現日軍在瓜島上修建機場,影響美軍的進攻計劃,防線受到嚴重威脅,因此美軍決定修改了進攻計劃 — 攻佔瓜島。
美軍選定的登陸地點是一個寬闊的海灘,在即將完工的機場以東約6公里,後面是一個面積很大的椰樹種植園,是一個度假的好地方。登陸後的美軍穿過椰林進入叢林,初遇叢林的美軍發現這是一個難以對付的頑敵,林內又濕又熱,令人難以忍受,翠綠的枝葉下全是腐物,一踏上海綿般的泥土,一股酸氣撲鼻而來,流經沼澤的河水塈韟野事s伸出雙眼和長長的嘴巴。入黑後,恐佈的叫聲傳入美軍的耳堙A使他們如驚弓之鳥,感到草木皆兵。
日軍方面,他們不知道已有16000多名美軍在島上,防禦力量薄弱,只有2000多名工兵修建機場,他們根本不是16000多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對手。8月8日,美軍成功登上瓜島,日軍撤至叢林中,當日黃昏,美軍經過激戰後攻佔了瓜島北面的圖拉吉島。連失兩島使日本海軍部氣急敗壞,永野海軍大將下令:立即奪回瓜島!
一場長達6個月的瓜島爭奪戰正式開始!在這媯o生了一件趣事,1942年9月的某一天的大約清晨3時,夏威夷太平洋戰區總司令(CINCPAC)收到一份神秘電報,值日官立即通知尼米玆的侍從官拉瑪上尉,問他要不要叫醒將軍,報告電報的內容,其內容是瓜島登陸部隊指揮官范地格里弗特陸戰隊少將(Marine General A. Archer Vandegrift)要求100盒75—177的醫療用具,「甚麼工具?」拉瑪問。「橡皮避孕用品」他有點猶疑地回答。這是一項奇特的要求,島上只有土著女人,他們極不可能接近美軍,熱帶的熾熱、霪雨、蟲擾、和敵軍炮擊,便睡眠和飲食都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似乎很難有時間和地方使用14400避孕工具。拉瑪打電話給艦隊軍醫詹德魯上校(Captain Gendreau),問他有沒有這種醫療用具,詹德魯的答案是:歐胡(Oahu)全島都沒有這麼多,他還反問隊戰隊要這些東西來做甚麼?拉瑪換上制服,走進尼米玆的臥室,尼米茲看過電報,微笑蚖﹛G「范地格里弗特將軍可能想用它們使雨水不會淋到步槍堨h。」尼米玆果然猜中了避孕套的用途!
在中國戰場上,中國人民正在抗擊136萬日軍,使日本抽不出兵力增援瓜島。瓜島上的日軍被美軍圍困,無衣無食,面無人色,頭髮疏落,盛行的瘧疾和其他疾病使死亡的日軍與日俱增,自瓜島爭奪起,已有近9000日軍病死。為了把補給品送到島上的日軍手上,日本海軍把補給品放入圓桶堙A然後以「東京快車」(由比睿號和霧島號戰列艦、長良號輕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偷偷摸摸地運到瓜島海域,然後拋進水中,讓其漂到日軍陣地。美軍發現日軍的企圖後,對「東京快車」窮追猛打,連已投進水中的圓桶也不放過。
1942年12月31日,日本決定放棄瓜島。一場太平洋版鄧扣克式大撤退隨即展開。經過3次撤退後,運回近萬名陸軍和800多名海軍,日軍的每一次撤退,美軍都以為是增援。2月9日下午,美軍宣佈取得瓜島爭奪戰的最後勝利。
歷時 6個月的戰鬥,日軍投入了36000的名士兵,遺下了近25000具屍體。美軍先後投入60000兵力,1950多人永遠留在島上,在瓜島海域發生了近30場海戰,日本損失893架飛機,2362名飛行員。
日軍撤離瓜島
美軍在熱帶叢林與日軍苦戰
羅斯福:「幹掉山本!」
美國是二戰時情報工作幹得最出色的國家之一,1940年9月,美國經過20個月的努力,終於能破譯日本的密碼,美國還配備了一套截聽和破譯日本外交電報的設施和機搆,從此,日本外務省在外交電報加上「國家機密」、「絕密」等文字,都成了對美國人的提示:「重視」、「特別重視」!
1943年4月14日凌晨,美國準確地破譯了一份由日本聯合艦隊發出的絕密電報:
G F長官於4月18日上午8時由臘爾包出發,乘坐三菱1型轟炸機在6架零式戰鬥機的保護下前往巴萊爾、肖特蘭德、布因基地視察,長官的全部屬員都與之同行。機隊將於9時45分在巴萊爾機場降落,然後乘潛艇於上午10時45分到達肖特蘭德基地,下午4時一式陸上攻擊機出發到布因,下午5時40分返回臘包爾。如天氣不佳,順延一天。
「我們的老朋友山本有消息了。」萊頓把電報遞給尼米茲。
「你認為該怎麼辦呢?我們要不要設法把他幹掉?」尼米茲問萊頓
「他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獨一無二的,除了天皇外,在增強民心方面,沒有人像山本那樣有重要影響。將軍,你知道日本人的心理,如果我們把他幹掉,日本的海軍作戰部隊的士氣將一蹶不振,也一定會使日本全國不知所措。」萊頓以肯定的語氣說。
「但是,他們會否找到一個更能幹的司令呢?」尼米茲問。
「請相信,將軍,山本五十六是日軍中的頭號人物,猶如鶴立雞群,將軍,這就好像你被他幹掉,沒有人能接替你一樣。」萊頓說。
「好吧!這是海爾賽職權範圍的事,他會設法把他幹掉。不過,這事要讓華盛頓知道。」
諾克斯把電報交給總統時,他正在參與例行的午餐會,與會者提出了很多意見,但想到珍珠港的慘痛情景,他認為無論如何都不能放過這十惡不赦的傢伙,羅斯福說:「幹掉山本!」諾克斯與專家經過反覆討論後認為使用瓜島上的P-38戰鬥機可以捉到山本的飛機。「幹掉山本!」諾克斯向尼米茲發出指令。
尼米茲收到命令後,以電報把山本的行程告訴海爾賽,他相信海爾賽是不會放過山本的,尼米玆想到必須考慮保密措施,不能讓任何秘密泄露。
1943年4月18日上午7時30分,16架P-38閃電式戰鬥機編好隊形,向布干維爾島上空飛去。上午8時,山本五十六穿上草綠色新軍裝,登上一架三菱轟炸機,和另一架三菱轟炸機升空,然後,6架零式戰鬥機起飛。9時33分,離山本座機出現的時間只有50秒,負責行動的約翰 · 米歇爾少校緊張地向左前方搜索,突然,天空出現了山本的護航機,米歇爾的掩護機群立即引開護航機群,日機立即拋開山本的座機,向美機飛去,他們不知道這是一個圈套。擔任截擊行動的蘭菲爾勇敢地撲向山本的座機,其餘3架緊隨其後。上當的日機發現了撲向山本的美機,立即全速俯衝下來,企圖掩護山本。太遲了!蘭菲爾搶先一步對準山本的座機連射,他的座機右發動機立即起火,右翼也燃起大火,兩架零式戰鬥機向蘭菲爾開火,在池的戰機方向舵留下兩道彈痕,與山本同行的,還有宇垣纏參謀長,他乘坐的另一架三菱轟炸機僥倖地避過攻擊,他痛苦地看到山本的座機噴蚇@煙和烈火,向南方下墜。相反,蘭菲爾興奮地看到山本的座機觸到樹林的樹梢,機翼被卷入紫色的火焰,機翼掉了,機身像火球般鑽入樹林中。同時,蘭菲爾向宇垣纏的座機發出密集的子彈,這飛機搖搖晃晃地墜入卡希利灣。
4月20日,日軍搜索隊找到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山本坐在飛機的座墊上,左手握軍刀,右手戴茈掑漅M復於其上,頭耷拉在軍刀上方,身旁倒臥茩x醫長高田六郎少將,兩具屍體都已生蛆,一股臭氣撲鼻而來。下午4時,山本等11人的屍體被送上艦艇運走。
為了便日本人相信這是一件偶然事件,美國在此後的幾天堻ㄛㄜ蜀魖鴩けo空域出現,日本果然以為這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
直到戰後,尼米玆才說出美國可以破譯日本的密碼,他們完全掌握山本的行程,日本人這時才如夢初醒。
越島進攻
1943年5月30日,美軍攻佔阿圖島,為逐島躍進的開始,即是對反攻路上的每一個島均予以強攻,清除日軍據點,這使美國的海空優勢無法全面發揮,令美軍到處碰釘,疲於奔命。因此,越島進攻(island hopping)便應運而生。
所謂越島進攻,其實是避實就虛,太平洋上有無數的島嶼,日軍不可能在每個島嶼駐扎眾多的兵力守衛,盟軍也不能對每個島投入相當的兵力進攻,美軍會越過日軍防守較強的島嶼,攻佔防守較弱的島嶼,然後以海空軍封鎖防守較強的島嶼,使島上的日軍因缺乏補給而「枯死在藤上」,這樣,不但減少美軍傷亡,而且對下一步的進攻提供了寶貴的作戰經驗。
5月21日,日本決定放棄守衛阿圖島,同時決定從基斯卡島撤軍,日軍又一次成功進行太平洋版鄧扣克式大撤退。8月15日,35萬美軍佔領了基斯卡島,又越過寇郎班加臘島,進攻佛拉拉佛拉島,並立即對寇郎班加臘島進行封鎖,日軍又要逃亡了!這就是越島進攻的第一個有計劃的戰例。
1943年8月,在中太平洋戰區爆發了代號「電擊行動」的吉爾伯特(Gilbert)—瑙魯戰役。8月下旬,美軍佔領吉爾伯特南部的納諾梅阿島,9月1日美軍在吉爾伯特南部的貝克島登陸成功,形成對吉爾伯特的鉗形攻勢。尼米茲決定在奪取塔拉瓦島前先佔領貝希歐,這是一個在中太平洋上一個只有3420米長,540米寬的小島,但美軍在這媯o射了3000噸炮彈,投擲了1000噸炸彈,平均在每平方米使用了超過1噸炸藥。
美軍想不到日軍的防禦工事如此堅固,在這個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島上,沿海佈滿混凝土三角體、珊瑚石堆、鐵絲網和木柵等障礙物,機槍陣地用椰子木、珊瑚沙或混凝土、鋼板覆蓋,地下發射點以椰子木和沙石堆得很厚,散佈在海灘一帶,火力十分猛烈。防空洞由厚兩米的沙石、椰子木和鋼板組成。更令美軍頭痛的是,所有防禦工事都在地下。
11月20日上午5時07分,島上的日軍向美軍開火,美軍的3艘戰列艦的巨炮齊聲咆哮,其中兩艘是在珍珠港被擊沉,現在發出報復的怒吼,日本人一定很後悔發動偷襲。5時42分,美艦停火,日軍投降?美軍不敵日軍?全錯,是美國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快到了,戰列艦停火使煙霧消散,讓飛機看清楚目標。這時,美艦停止炮擊,美機尚未到達,日軍居然還擊,他們以僅有的火炮向美運輸艦攻擊,美軍只得邊退邊避,美艦再度發炮,小島頓時變成火海,遲到的機群也向貝希歐瀉下大量炸彈。
上午9時,兩棲履帶車駛向貝希歐,陸戰隊員在炮火中以車的兩側為掩護,開始登陸,但日軍的攻擊異常強烈,美軍舉步維艱。在一輛戰車上有一個叫斯皮蘭的小伙子,他在棒球場上是一個投球和守外野的高手,當戰車衝到防波堤下時,日本人瘋狂地向戰事投來手榴彈,第一顆手榴彈飛來,斯皮蘭迅速撲過去,把手榴彈接過來,擲了出去,他不停地重覆這個動作,連進攻部隊也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從未看過這種表演,第6枚手榴彈飛來,他又接住了,但這枚沒待他擲出去便爆炸了,他的鋼盔凹了下去,右腰、右臂和脖子都有碎片,右手血肉模糊,他被送回艦上,醫生把他的右手切除,斯皮蘭看茈禿禿的右臂,嘴角微微動了動,再也不能打棒球了!
激烈的戰鬥並未停止,日軍的炮火非常強烈,美軍受到嚴重損失,但這並未能使美軍於棄攻島,反而激起士兵們的鬥志,更勇敢地向敵陣推進。柴崎海軍上將的避彈碉堡指揮所內的日軍從兩個出口擁出來,但被美軍一一宰殺了!碉堡內仍有200多,包括柴崎海軍上將,一名美軍駛來推土機,用沙把出路和炮口堵塞,其他隊員由氣孔灌入汽油,然後丟下手榴彈,後果不用說了!
23日早上,殘餘日軍發起最後反撲,他們手持刺刀和手榴彈,向美軍衝過去,美軍重演了瓜島爭奪戰的一幕:用坦克輾過瘋狂的日軍,履帶把日軍壓得粉身碎骨。23日中午,美軍攻佔了貝希歐島。美軍乘勝追擊,一舉收復塔拉瓦環礁。
美軍進攻貝希歐島
重返菲律賓
羅斯福對麥克阿瑟這位普受歡迎的將軍運用得很有分寸,在提升麥克阿瑟到某一程度時,會對他的權力作出更大的控制。1941年4月,羅斯福為了安置麥克阿瑟,他把太平洋分為兩個戰區,由麥克阿瑟出任西太平洋戰區(South Pacific Area,簡稱SWPA)最高指揮官(Supreme Commander) ,管轄澳洲、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俾斯麥列島(Bismarck Archipelego)、新幾內亞(New Guinea)、荷屬東印度群島(The Netherlands East Indies)和菲律賓。太平洋其餘部分歸尼米茲海軍上將管轄,在太平洋艦隊總司令(Commander in Chief Pacific Fleet,簡稱CINCPACFLT或CINCPAC)外再加上頭銜太平洋戰區總司令(Commander in Chief Pacific Ocean Area,簡稱CINCPOA)。麥克阿瑟最後接受了這一妥協,但他堅持把「最高指揮官」改為「總司令」。
1944年秋天,麥克阿瑟率領西太平洋部隊北上猛攻,尼米玆指揮太平洋艦隊向西橫掃,鉗形攻勢逼近菲律賓。尼米玆覺得應越過菲律賓,進攻中國的台灣和廈門一帶,切斷日本與南洋的補給線,讓菲律賓的日軍自生自滅,但麥克阿瑟主張登陸萊特灣,進攻呂宋,這樣可以了結自已的心願,而且他覺得在菲律賓有很多當地人和美國人都很喝望美國人前來解救他們,因為他們飽受日本人的壓迫,唯一的希望就是美軍重返菲律賓,擊敗日本人。最後,羅斯福同意了麥克阿瑟的計劃。
1944年10月20日(A日)凌晨,美軍700多艘艦艇到達萊特灣,10月21日,麥克阿瑟率領18萬美軍登陸,幾小時後,麥克阿瑟向菲律賓人民發表講話:「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我們的軍隊又站在菲律賓 — 灑滿我們兩國人民的土地上。……現在,我號召你們盡最大勞努力,發揮覺醒了的民族勇氣,,……向我靠攏,繼續發場巴丹和科里吉多不屈不撓的精神,起來!戰鬥!利用每個機會,打擊敵人!……」
接荂A被稱為史上最大海戰、在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萊特灣海戰爆發。這場海戰,作戰型態包括空中、水面、水中和兩棲,潛艇、各種艦隻、飛機,全都派上用場。直到戰後,這場海戰的兩位靈魂人物海爾賽和金開德,仍就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 為甚麼海爾賽帶走整支艦隊去追擊一支誘敵部隊,導致美軍受到無謂的損失?—展開了長期的爭辯。
1945年1月9日早上,18萬美軍在呂宋島仁牙灣登陸,當天下午,麥克阿瑟乘登陸艇上岸,他從艇上跳下,踏茞L水上岸,新聞記者蜂擁而至,舉起相機,拍下這珍貴的情景。
麥克阿瑟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他自豪地站在菲律賓的土地上。
美軍乘登陸艇前往萊特灣登陸
麥克阿瑟乘坐登陸艇向菲律賓駛去,然後涉水登岸,實踐他的諾言
瑞鶴號航空母艦的士兵把彈藥拋下海,以減輕負擔,然後在艦旗降下時排隊敬禮
硫磺島(Iwo Jima)
21000名日軍在這個毒氣彌漫的小島上建立了很多防禦工事,使這個島幾乎成了世上最堅固的堡壘,而美軍也知道即將攻克的是一個比貝希歐更難攻克的堡壘,因此,美軍在登陸前在島上傾瀉了約6800噸炸彈、22000發艦炮炮彈。但這一切對島上的日軍來說,就像是隔靴搔癢,因為他們都躲在10多米下的地下工事堙C1945年2月29日,美軍登陸了,島上的日軍全無動靜,栗林忠道陸軍中將命令日軍不得還擊,以免暴露自己的陣地,但當美軍開始爬上島時,炮彈從意料不到的地方發出,美軍成了活箭靶。要對付地下暗堡堛漱擳x,最好的武器當然是噴火器,對準洞口或氣孔,扣動板機,便是一陣「嘶嘶」的聲音,聲音不大,但這是日軍最害怕的聲音,不知多少日軍死於這種「嘶嘶」聲。
到了第五天,美軍開始佔上風了,也是美軍攻山的時侯了,營長約翰遜把一面摺好的國旗遞給舒賴爾中尉,他的命令是:攻擊巡邏隊爬上山頂,佔領火山口,把美國國旗豎立起來!
他們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抵抗,海面艦艇上,有不少人舉起望遠鏡,注視這群人的動靜。他們在火山口附近佔據陣地,他們很奇怪,日軍沒有抵抗,有美軍站起來以示挑釁,但日軍依然沒有動靜,隊員一面搜索敵人,一面尋找可以作旗杆的東西。這時,幾顆手榴彈從一個洞口飛出來,隊員紛紛躲避,接茈峇熇h彈還擊,一名隊員發現了一根長管,幾名隊員迅速地把旗縛在管上,1945年2月23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美國國旗在硫磺島的最高處 — 摺x山迎風招展,日本的「內防御圈」被盟軍衝破了!
硫磺島一戰,美軍有7000多人陣亡,19000人傷。
美海軍陸戰隊第三排士兵在火山頂豎起美國國旗,他們在數秒後遭日軍襲擊
決戰沖繩
沖繩是越島進攻的最後一站,如果日本失去此島,日本本土將面臨重大的危機。
沖繩戰役的 D日(實際實施兩棲作戰的一日通常都稱為D日)定於1945年4月1日,登陸地點是沖繩南部西海岸的白沙海灘,尼米玆料到日軍將會頑強地抵抗,所以他特別調配了一支龐大的部隊執行這任務。在這以戰役中,美軍將出動34艘航空母艦(2108架艦載機),22艘戰列艦,其他戰艦320艘,參戰艦隻共1457艘,10萬噸炸藥,123萬噸燃料,270萬包香煙,需分發的信件有24117559封。1945年4月1日黎明時分,美軍開始登陸前的火力準備,戰列艦艦上的巨炮齊發,1小時後,美機進行地毯式轟炸,8時正,美軍4個師乘坐艦隻向登陸地點進發。8時32分,第一波美軍成功登陸,幾乎沒有遇到抵抗,直到4月6日,日軍不再沉默了!
沖繩戰役前,日本當局制定了一種名為菊水特攻的戰略。水上菊花是日本14世紀著名武士楠木正成的紋章,他在強弱縣殊的戰鬥中,與敵人同歸於盡,菊水特攻是企圖以大批飛機「以一換一」,首先摧毀美艦隊和登陸艦群,然後島上日軍大舉反攻,最終把美軍趕下海,日軍採取不抵抗策略,其實只是誘敵之計。4月6日傍晚,菊水一號特攻開始了,50架日機向美艦逼近,菊水一號特攻歷時兩天,日軍出動355架飛機和344架轟炸機,日軍連續進行了9次這樣的攻擊,使美軍驚駭不已,連負責行動的史普勞恩斯也心有餘悸地向尼米玆報告:如果日軍無休止地進行這種自殺攻擊,將可能出現嚴重情況。
經過漫長的戰鬥,1945年7月2日,美國正式宣佈沖繩戰役結束,美軍死7613人,傷31807人,日軍死105000人,7400人被俘,約有10萬平民死於非命。
經此一役,日本輸掉了在本土外的最後和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同時,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澳大利亞陸海軍協同美第七艦隊佔領了婆羅洲,控制了巴里巴板,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供應。1945年7月,盟軍集結龐大的陸海空兵力,準備向日本本土發最後的進攻。